1.課程名稱: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專題
2.開課系所:宗教學研究所
3.課程類別:碩士專班
4.學分數與選課別:3學分/選修


基本資料:
本課程採遠距教學方式,旨在引導學生解析當代東西方的生死學及其研究法以評述東西方宗教的生死議題,深究人間佛教的生命觀、輪迴觀、永續觀及由此評述安樂死、器官複製、移植等倫理議題,進而分析人間佛教因應死亡的心法及老病死觀,並透過對於淨土經典的解讀,重新詮釋及建構從他方淨土到人間淨土的修持法,並結合人間佛教經論及實證導引學生體悟「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安住於超越生死的藩籬。
適合修讀對象:
碩士生
先備能力:

一般語文閱讀、寫作及網路蒐集資料能力。

教學目標:

1.能解析當代東西方生死學及研究法。
2.能評析東西方宗教的生死議題。
3.能深究人間佛教的生命觀、輪迴觀、永續觀。
4.能善用生死觀來評析安樂死、器官複製等當代倫理議題。
5.能詮釋淨土經典及人間佛教的淨土觀。
6.能運用人間佛教的修持法覺察生死之道。

授課教師:
教師:釋慧開 講座教授
【學歷】美國天普大學 宗教學系 博士
【研究領域】宗教哲學、儒家哲學、臨終關懷、東西方宗教傳統與生死探索
【重要期刊論文】
1. 2009.01,佛教臨終與往生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
  《生死學研究》第九期。
2. 2009.07東、西方宗教觀的對比與會通,《生命教育研究》第一卷第一期。
3. 2007.10,和孩子一起看人生風景,師友月刊第484期,頁21-26
4. 2006.01,明代醫籍中的女性診療問題,《生死學研究》第三期,頁164-207
5. 2006.07,人天師範 vs. 轉輪聖王-從釋迦佛陀論出世與入世的抉擇課題,
   《普門學報》第三十四期,頁9-38
【個人著作】
1. 生命的永續經營(上、中、下三冊),香海文化出版社,2020.09
2.臨終與生死關懷,華都文化出版社,2018.02
3.悲傷輔導理論與實務:自助手冊,揚智出版社,2015.08
4.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香海文化出版社,2014.06
【聯絡方式】
1.  校內分機:56344
2. E-mailhk84000@nhu.edu.tw
3. 實體辦公室地點:學慧樓H344
課程進度表:

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學習目標

單元課程內容

單元教學活動

學習者參與方法

授課方式

議題討論

作業

測驗

1

為什麼「未知死,焉知生」?

1.瞭解課程架構、學習方式、課程要求與評分標準

2.瞭解生死學的基本概念

3.瞭解生死學相關議題對人生的重要

1-1課程瞭解:結構、學習、要求、評分:掌握課程的結構、學習方式、要求,以及評分標準,確保全面理解學習過程和期望。

1-2生死學基本概念探討:深入瞭解生死學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義、範疇和相關理論。

1-3生死學對人生的重要性:探討生死學相關議題對人生的影響和重要性,強調其在生命意義和價值觀塑造上的作用。

1-4整體課程理解:綜合前三點的內容,提供對整體課程的理解,強調學習目標和與生死學相關概念的綜合性認知。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3(包括實體面授)

1.實體面授:

請於實體課堂參與研討課程大綱、遠距教學說明、瞭解生死學的基本概念。

1-1-1說明本課程之課程大綱,釐清本學期的學習任務/30min

1-1-2遠距教學說明或熟練Moodle平臺、Teams軟體/20min

1-2瞭解生死學的基本概念/50min

1-3/1-4瞭解生死學相關議題對人生的重要/50min

2.非同步補充教材: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3.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作業:請組隊並組line群,決定組內分工以完成修課準備;並完成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議題討論課後請積極參與討論/.5hr(主動非強迫)

閱讀線上書面及數位教材、參與實體教學、參與實體討論、做作業、參與議題討論、單元測驗。

1.實體面授

2. 閱讀線上書面數位教材

3.非同步議題討論

4.單元測驗

5.指定作業

您認為死亡有哪些議題可以討論?

試從「未知死、焉知生」的角度論述生死學的重要性。

1.請問死亡由何判定?

2.請說明死亡的定義?

3.如果面對家人的死亡,您會如何因應?

2

東西方的生死學探討

1.探究西方生死學的基本概念

2.探究東方生死學的基本概念

3.臨終關懷的運用(舉例說明)

2-1基督宗教生死學概念:探究基督宗教觀點,強調信仰對生死觀的深遠影響。

2-2民間宗教與佛教生死學:深入瞭解民間宗教和佛教對生死的獨特見解,探討其文化和哲學影響。

2-3臨終關懷實際運用:以實例說明臨終關懷的支持和協同合作,突顯其在實踐中的價值。

2-4生死學概念綜合:整合基督宗教、民間宗教和佛教觀點,強調多元宗教對生死問題的豐富貢獻。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7(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2-1-1.探究基督宗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1)/22:16

2-1-2.探究基督宗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2)/17:57

2-1-3.探究基督宗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3)/26:29

2-2-1.探究民間宗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1)/20:16

2-2-2.探究民間宗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2)/24:01

2-2-3.探究佛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1)/15:17

2-2-4.探究佛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2)/13:26

2-3-1.臨終關懷的運用(1)/18:01

2-3-2.臨終關懷的運用(2)/21:58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舉例分享您所知東方哲人看待生死的觀點。

試說明基督宗教生死學的基本概念。

1.面對臨終者可以如何協助?

2.請解釋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內涵為何?

3.民間宗教的生死學有哪些重要的觀點?

3

現代生死學探索

1.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緣起與開展

2.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範疇與內容

3.評析當代生死學的課題(舉例說明)

3-1現代生死學緣起與發展:探討現代生死學的起源,深入瞭解其發展歷程和影響因素。

3-2現代生死學範疇與內容:分析現代生死學的範疇,探討其內容、理論與研究方向。

3-3當代生死學課題評析:評析當代生死學的關鍵課題,深入解析其在社會和文化背景中的重要性。

3-4整體現代生死學綜合:綜合前三點的內容,提供對現代生死學整體發展的綜合理解,突顯其對當代生活的影響和啟示。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0(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3-1-1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緣起與開展(1)/21:58

3-1-2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緣起與開展(2)/23:36

3-1-3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緣起與開展(3)/22:50

3-2-1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範疇與內容(1)/17:32

3-2-2探究現代生死學的範疇與內容(2)/25:41

3-3-1評析當代生死學的課題(1)/12:39

3-3-2評析當代生死學的課題(2)/20:47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Office Hour同步討論。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7.Office Hour同步討論

請分享您最關心的一項當代生死學課題,並說明為什麼?

傅偉勲教授對現代生死學的觀點為何?試比較其與過去的差異。

1.生命科學與醫學特有的生命」概念源於何?

2.現代醫療對於人們面對死亡的態度有何影響?

4

現代生死學研究法專論

1.介紹生死學的研究方法

2.介紹重要的研究進路:意義治療學

3.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意義治療學探索生命

4-1生死學研究方法概述:簡介生死學的研究方法,強調多元觀點的整合。

4-2意義治療學重要研究進路:深入探討生死學中的重要研究進路,重點關注意義治療學的核心理念和應用。

4-3意義治療學運用實例:以具體案例說明如何運用意義治療學,強調其在生死探索中的實際應用。

4-4整體生死學方法與應用:綜合前三點,提供對整體生死學研究方法及意義治療學應用的綜合性理解,凸顯其對心靈發展的重要性。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0(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4-1-1.介紹生死學的研究方法(1)/20:02

4-1-2.介紹生死學的研究方法(2)/25:27

4-2-1.介紹重要的研究進路:意義治療學(1)/18:49

4-2-2.介紹重要的研究進路:意義治療學(2)/23:19

4-3-1.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意義治療學探索生命(1)/10:00

4-3-2.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意義治療學探索生命(2)/18:29

4-3-3.整體生死學方法與應用/24:42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非同步議題討論

4.單元測驗

5.指定作業

 

分享您如何從自己人生中的失敗經驗賦與其意義。

閱讀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的《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後的心得。

1.意義治療的理論基礎是一種生命的哲學,其有三個互相連鎖的基本信念為何?

2意義治療理論中,認為一般人可以藉由實現哪三種價值來獲得生命的意義?

5

東西方宗教的生死議題及其評述

1.西方宗教導覽: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2.東方宗教導覽:儒家、道家、民間信仰、佛教

3.華人文化圈的宗教特質

4.從宗教角度舉例說明關於輪迴的現代學術研究

5-1西方宗教導覽:包括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介紹它們的核心信仰和文化背景。

5-2東方宗教導覽:包括儒家、道家、民間信仰、佛教,深入了解東方宗教的主要教義和價值觀。

5-3華人文化圈宗教特質:探討華人文化圈的宗教特點,強調宗教對該文化的塑造影響。

5-4宗教視角輪迴現代學術研究:以宗教觀點,探究現代學術對輪迴的研究,舉例說明其跨學科的重要性。

5-5宗教與現代學術關聯:綜合前四點,強調宗教在全球文化中的多樣性和其對當代學術研究的貢獻。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1(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5-1-1.西方宗教導覽:猶太教(1)/16:47

5-1-2.西方宗教導覽:猶太教(2)/21:21

5-1-3.西方宗教導覽:猶太教(3)/10:59

5-1-4.西方宗教導覽:基督宗教、伊斯蘭教/20:48

5-2-1.東方宗教導覽:儒家、道家、民間信仰、佛教/16:41

5-3-1.華人文化圈的宗教特質(1)/14:39

5-3-2.華人文化圈的宗教特質(2)/22:28

5-4-1、從宗教角度舉例說明關於輪迴的現代學術研究/19:35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如果沒有死亡,您認為人類的生活會有何不同?

請擇一種宗教教派說明其對靈魂的看法。

1.猶太教的靈魂觀為何,請簡述之。

2.伊斯蘭教的靈魂觀為何,請簡述之。

3.華人的文化的宗教特質為何?

6

人間佛教生死的輪迴觀:生死輪迴及其科學分析

1.運用分組激發同學合作學習

2.善用議題討論啟發同學思辬能力

3.結合輪迴的實例導引生命自覺

6-1分組合作學習:以分組方式促使同學協作學習,強調合作與團隊精神的培養。

6-2議題討論啟發思辯能力:善用議題討論,啟發同學思辯和批判性思維,強調問題解決的能力培養。

6-3結合輪迴實例引導生命自覺:以輪迴為基礎,實例引導同學探索生命意義,強調自我認知和人生反思。

6-4多元教學手法整合:綜合前三點,展現多元教學手法的整合,強調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促進全方位的學生發展。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分組合作學習、議題討論、指定作業、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自主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7.8(包括同步教學)

1.同步教學:

6-1. 運用分組激發同學合作學習。分組討論題目:「人間佛教對於生死輪迴的觀點為何?/50min

6-2.善用議題討論啟發同學思辬能力/50min

6-3.結合輪迴的實例導引生命自覺/50min

2.非同步補充教材: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6-2-1超越死亡的生命(1)/17:11

6-2-2超越死亡的生命(2)/13:47

6-2-3超越死亡的生命(3)/12:04

6-2-4超越死亡的生命(4)/17:39

6-2-5超越死亡的生命(5)/16:48

6-2-6超越死亡的生命(6)/16:13

6-2-7超越死亡的生命(7)/24:12

6-3-1輪迴的真實性可否經由科學方法證明(1)/17:44

6-3-2輪迴的真實性可否經由科學方法證明(2)/19:27

6-3-3輪迴的真實性可否經由科學方法證明(3)/19:29

6-3-4輪迴的真實性可否經由科學方法證明(4)/16:03

6-3-5輪迴的真實性可否經由科學方法證明(5)/16:35

6-3-6輪迴的真實性可否經由科學方法證明(6)/21:42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參與同步教學、參與分組討論、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等。

1.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非同步議題討論

4.單元測驗

5.指定作業

 

您相信輪迴轉世嗎?為什麼?

人間佛教對於生死輪迴的觀點為何?試用一本人間佛教思想的專著說明之。

1.輪迴的定義是什麼?

2.輪迴的實證研究,您認為如何證明為真?

7

人間佛教生死的生命觀:三世生命觀及安樂死議題探究

1.評析現代生死學的建構理論

2.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

3.舉例說明(生死學議題:安樂死)

7-1評析現代生死學建構理論:深入批判評析現代生死學的理論建構,強調對生死觀的批評性思考與分析。

7-2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深入探索生死學中的三世生命輪迴觀,突顯其在宗教和哲學領域的核心概念。

7-3生死學議題舉例:安樂死:以安樂死為例,具體探討生死學中具爭議的議題,強調倫理和價值觀的深入分析。

7-4整體生死學議題綜合:綜合前三點,提供對現代生死學建構理論、輪迴觀及具爭議議題的整體理解,強調多層次的學術思辨。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4(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7-1-1.評析現代生死學的建構理論(1)/14:35

7-1-2.評析現代生死學的建構理論(2)/20:12

7-1-3.評析現代生死學的建構理論(3)/16:06

7-2-1.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1)/22:10

7-2-2.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2)/18:07

7-2-3.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3)/13:34

7-2-4.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4)/18:03

7-2-5.探索三世生命輪迴觀(5)/15:23

7-3-1.舉例說明(生死學議題:安樂死)/19:34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分享自身看待善終的觀點。

試從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主張說明其看待安樂死的觀點。

1.現代生死學的理論為何?

2.西方關於死亡學(Thanatology)的概念由誰開始?

8

人間佛教生死的永續觀:生命永續的機制探究

1.建立正向的生死觀

2.生命永續的實踐

3.舉例分析死亡的玄機

8-1建立積極生死觀:強調培養積極、有意義的生死觀,以促進心靈健康和提升生命品質。

8-2實踐生命永續:探討生命永續的實際方法,強調對環境、社會和人際關係的積極影響。

8-3死亡玄機舉例分析:以實例深入分析死亡的神秘面向,凸顯對死亡認知的深層思考和詮釋。

8-4全面生死觀綜合:綜合前三點,提供對積極生死觀、生命永續實踐和死亡玄機的整體理解,強調多元層面的生死觀培養。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同步Office Hour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5.8(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8-1-1.建立正向的生死觀(1)/17:15

8-1-2.建立正向的生死觀(2)/15:43

8-1-3.建立正向的生死觀(3)/23:05

8-1-4.建立正向的生死觀(4)/25:47

8-1-5.建立正向的生死觀(5)/20:22

8-2-1.生命永續的實踐(1)/08:31

8-2-2.生命永續的實踐(2)/22:16

8-3-1.舉例分析死亡的玄機/21:23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做作業、測驗、       非同步議題討論、參與同步Office Hour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非同步議題討論

4.單元測驗

5.指定作業

6.Office Hour同步討論

請以實例分享死亡的玄機。

請擇一位人間佛教行者的著作說明其對生死的態度。

1.何謂生命永續?

2.死亡的定義為何?

9

期中學生分組報告

1.運用分組激發同學合作學習

2.透過期中分組專題報告檢核學生的學習

3.透過評析他組報告提升思辯能力

9-1分組合作學習激發:運用分組方式激發同學間的合作學習,強調共同學習和協作的價值。

9-2期中分組專題檢核學生學習:透過期中分組專題報告檢核學生學習,著重在應用和呈現能力的培養。

9-3評析他組報告提升思辯能力:藉由評析其他組的報告,強調提升學生對於議題的思辯和評價能力。

9-4全面學習成果總結:綜合前三點,強調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專題報告和評析提升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分組合作學習、同儕互評、指定作業、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自主學習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4.5(包括同步教學)

1.同步教學:

9-1. 運用分組激發同學合作學習

   分組報告:「選擇一個宗教教派分析其教義及對死亡、死後世界的觀點,並說明你相信或不相信的理由。」

9-2.透過期中分組專題報告檢核學生的學習

9-3.透過評析他組報告提升思辯能力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本週作業/1hr

(2)蒐集相關文獻/1hr

參與同步教學、參與分組報告、參與互評、做作業等。

1.同步教學

2.指定作業

期中分組報告

10

人間佛教因應死亡的心法及實踐

1.分析三世生命觀的現代意涵

2.解析輪迴實務

3.歸納人間佛教對死亡的看法

10-1現代意義分析:深入分析三世生命觀在現代的意義,探討其對當代社會價值觀念和個體生命觀的啟發。

10-2輪迴實務解析:詳細解析輪迴概念的實際應用,強調其在個人生活和社會層面的實務操作和影響。

10-3人間佛教對死亡看法歸納:系統性歸納人間佛教對死亡的觀點,深入探討其獨特看法對個體生命結束的詮釋。

10-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於三世生命觀、輪迴實務和人間佛教死亡觀的整體理解,強調跨學科角度的深入探究。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8(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0-1-1.分析三世生命觀的現代意涵/19:35

10-2-1.解析輪迴實務(1)/18:38

10-2-2.解析輪迴實務(2)/21:22

10-2-3.解析輪迴實務(3)/16:15

10-2-4.解析輪迴實務(4)/27:15

10-3-1.歸納人間佛教對死亡的看法(1)/18:55

10-3-2.歸納人間佛教對死亡的看法(2)/17:50

10-3-3.歸納人間佛教對死亡的看法(3)/20:27

10-3-4.歸納人間佛教對死亡的看法(4)/19:51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您如何看待自殺一事?

請就三世生命觀的觀點論述自殺與安樂死的議題。

1.請引一部佛教經典說明三世的觀點。

2.輪迴的現代意義何在?

11

人間佛教的老病死生死觀:星雲大師談老病死的因應之道

1.分析星雲大師的生死觀

2.探究人間佛教生死觀的實踐

3.辦析人間佛教如何面對老病死問題

11-1星雲大師生死觀分析:深入分析星雲大師對生死的觀點,探討其在佛教教義中的獨特見解和對人生意義的啟示。

11-2人間佛教生死觀實踐探究:探討人間佛教生死觀的實際應用和實踐,突顯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和價值。

11-3人間佛教面對老病死問題辦析:深入辨析人間佛教如何面對老病死等生命議題,強調其對心靈和生命探索的指導原則。

11-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於星雲大師生死觀、人間佛教生死觀實踐和對生命問題的辦析,強調全面而深刻的學術洞察。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9(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1-1-1.分析星雲大師的生死觀(1)/15:28

11-1-2.分析星雲大師的生死觀(2)/10:36

11-1-3.分析星雲大師的生死觀(3)/12:53

11-1-4.分析星雲大師的生死觀(4)/19:46

11-2-1.探究人間佛教生死觀的實踐(1)/20:28

11-2-2.探究人間佛教生死觀的實踐(2)/20:23

11-3-1.辦析人間佛教如何面對老病死問題(1)/18:15

11-3-2.辦析人間佛教如何面對老病死問題(2)/20:28

11-3-3.辦析人間佛教如何面對老病死問題(3)/20:55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參與Office Hour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7.Office Hour同步討論

分享您看待病的經驗與態度。

請從星雲大師的著作分析其對老病的觀點。

1.現代人如何因應老病死?

2.從人間佛教的概念反思病苦的意義何在?

12

人間佛教生死觀的修持法() :念佛法門及器官捐移問題

1.了解念佛修持法門的重要

2.從人間佛教觀點解析念佛修行法門與生命永續經營課題

3.辨析生死學議題:器官捐贈與器官移植

12-1念佛修持法門的重要性了解:深入探討念佛修持法門的重要性,強調對個體心靈成長和生命意義的影響。

12-2人間佛教觀點解析念佛修行法門:從人間佛教觀點出發,解析念佛修行法門對於生命永續經營的關聯與意義。

12-3生死學議題辨析:器官捐贈與移植:深入辨析生死學議題,專注於器官捐贈與移植,強調對倫理和生命價值觀的思辨。

12-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於念佛修持法門、人間佛教觀點下的修行,以及器官捐贈與移植等生死學議題的整體理解。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2(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2-1-1.了解念佛修持法門的重要(1)/20:17

12-1-2.了解念佛修持法門的重要(2)/22:55

12-1-3.了解念佛修持法門的重要(3)19:57

12-2-1.從人間佛教觀點解析念佛修行法門與生命永續經營課題(1)/21:09

12-2-2.從人間佛教觀點解析念佛修行法門與生命永續經營課題(2)/20:05

12-2-3.從人間佛教觀點解析念佛修行法門與生命永續經營課題(3)/23:18

12-3-1.辨析生死學議題:器官捐贈與器官移植/21:47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分享您念佛的經驗。

試從人間佛教觀點探究念佛法門的實踐意義。

1.試說明您對器官捐贈的看法?

2.捐贈器官與生死永續間的關係為何?

13

人間佛教生死觀的修持法() :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

1.解析《阿彌陀經》的密碼與修持心法

2.分判信願行三資糧實踐之道

3.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

13-1《阿彌陀經》密碼與修持心法解析:深入解析《阿彌陀經》中的密碼,並探討其中的修持心法對個體心靈成長的啟示。

13-2信願行三資糧實踐之道分析:分析信願行的三資糧,並探討如何實踐這一道路以達到心靈的修持和提升。

13-3《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等生命階段的身心安頓之道,強調對個體全面發展的指導。

13-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於《阿彌陀經》的解碼、信願行的實踐和《八大人覺經》的探索,形成全面的生命修持觀點。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3(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3-1-1.解析《阿彌陀經》的密碼與修持心法(1)/18:07

13-1-2.解析《阿彌陀經》的密碼與修持心法(2)/19:53

13-2-1.分判信願行三資糧實踐之道(1)/20:10

13-2-2.分判信願行三資糧實踐之道(2)/13:59

13-3-1.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1)/19:13

13-3-2.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2)/18:58

13-3-3.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3)/21:19

13-3-4.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4)/23:11

13-3-5.運用《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索老病死生的身心安頓之道(5)/26:32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非同步議題討論

4.單元測驗

5.指定作業

 

請分享您以阿彌陀經為依據的修持經驗。

請從《佛說八大人覺經》探究學佛者的身心安頓之道。

1.請說明信願行三資糧的實踐之道。

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阿彌陀經所主張的淨土有何異同。

14

人間佛教生死觀的修持法() :淨土世界的思維

1.了解淨土法門典籍的緣起及重要性

2.分析《佛說無量壽經》內容

3.詮釋《佛說無量壽經》淨土世界的意義

14-1淨土法門典籍起源與重要性了解:探究淨土法門典籍的起源,並深入了解其在佛教教義中的重要性。

14-2《無量壽經》內容分析:深入分析《佛說無量壽經》的內容,解碼其中的教義和對修行的啟示。

14-3《無量壽經》淨土世界意義詮釋:詳細詮釋《佛說無量壽經》中所描繪的淨土世界,強調其對信眾心靈的寄託和意義。

14-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淨土法門典籍起源、《無量壽經》內容和淨土世界意義的整體理解,形成全方位的淨土法門觀點。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5.9(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4-1-1.了解淨土法門典籍的緣起及重要性/21:58

14-2-1.分析《佛說無量壽經》內容(1)/14:34

14-2-2.分析《佛說無量壽經》內容(2)/15:36

14-2-3.分析《佛說無量壽經》內容(3)/17:52

14-3-1.詮釋《佛說無量壽經》淨土世界的意義(1)/18:28

14-3-2.詮釋《佛說無量壽經》淨土世界的意義(2)/20:25

14-3-3.詮釋《佛說無量壽經》淨土世界的意義(3)/19:36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初學佛者如何善用淨土法門修持?

試從人間佛教觀點詮釋《佛說無量壽經》的無量之義。

1.《佛說無量壽經》的注疏本有哪些?

2.佛教的淨土有哪些類型?

15

人間佛教生死觀的修持法():淨土法門適應現代之道

1.歸納《佛說無量壽經》的思想內涵

2.人間佛教觀點的現代詮釋

3.解讀《佛說無量壽經》的現代意義

15-1《無量壽經》思想內涵歸納:系統性歸納《佛說無量壽經》的思想內涵,突顯其中的核心教義和對修行者的啟示。

15-2人間佛教觀點淨土往生現代詮釋:從人間佛教觀點出發,詮釋淨土往生的現代意義,並強調其對當代信仰者的實際啟發。

15-3《無量壽經》現代意義解讀:解讀《佛說無量壽經》在現代的意義,強調其對當代人生和信仰觀念的深刻啟示。

15-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無量壽經》思想、人間佛教淨土觀點和現代意義的全面理解,形成統整而深入的學術觀點。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4(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線上書面教材/1hr

(2)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5-1-1.歸納《佛說無量壽經》的思想內涵(1)/16:06

15-1-2.歸納《佛說無量壽經》的思想內涵(2)/18:14

15-1-3.歸納《佛說無量壽經》的思想內涵(3)/19:48

15-2-1.人間佛教觀點的淨土往生現代詮釋(1)/21:49

15-2-2.人間佛教觀點的淨土往生現代詮釋(2)/16:53

15-3-1.解讀《佛說無量壽經》的現代意義(1)/18:56

15-3-2.解讀《佛說無量壽經》的現代意義(2)/19:36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參與Office Hour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閱讀線上書面教材

4.非同步議題討論

5.單元測驗

6.指定作業

7.Office Hour同步討論

星雲大師對淨土的看法為何?

往生的定義為何?試舉一部經典分析之。

1.請簡述佛說無量壽經的主要思想。

2.請簡述人間佛教的往生觀。

16

人間佛教生死觀的實證分析()

1.歸納佛經開示往生的要點

2.應用個人臨終的修持心法

3.能運用個案舉例說明善終的準備

16-1佛經開示往生要點歸納:系統歸納佛經中有關往生的要點,強調其中的重要教義和修行建議。

16-2個人臨終修持心法應用:探討個人臨終時如何應用修持心法,強調在生死關頭培養心靈安寧的重要性。

16-3善終準備個案舉例說明:以具體個案舉例,詳細說明如何善用修持心法,實現善終的準備,強調實踐的可行性。

16-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對於佛經開示、臨終修持和個案善終的全方位理解,形成深刻而實際的生死觀點。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議題討論、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5.3(包括非同步教學)

1.非同步教學:

(1)請自主學習以下影片教材

16-1-1.歸納佛經開示往生的要點(1)/16:18

16-1-2.歸納佛經開示往生的要點(2)/19:41

16-1-3.歸納佛經開示往生的要點(3)/17:32

16-2-1.應用個人臨終的修持心法(1)/14:23

16-2-2.應用個人臨終的修持心法(2)/17:41

16-2-3.應用個人臨終的修持心法(3)/16:05

16-3-1.能運用個案舉例說明善終的準備/20:55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單元測驗/15min

(2)本週作業/1hr

(3)蒐集相關文獻/1hr

(4)非同步議題討論/0.5hr(主動非強迫)

(5)線上Office Hour同步討論/.5hr

觀看非同步影片、閱讀線上書面教材、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參與Office Hour等。

1.非同步教學

2.閱讀線上數位教材

3.非同步議題討論

4.單元測驗

5.指定作業

6.Office Hour同步討論

試分享您有過的臨終關懷經驗。

試從個人的臨終修持心法說明個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臨終。

1.臨終的定義為何?

2.臨終關懷的做法有哪些。

17

人間佛教生死觀的實證分析()

1.運用分組激發同學合作學習

2.善用議題討論啟發同學思辬能力

3.結合人間佛教死亡觀的應用,導引個人面對自己、他人的生死關懷

17-1分組激發合作學習:強調透過分組合作,激發同學共同學習,促進資訊分享和協同發展。

17-2議題討論啟發思辨能力:強調善用議題討論,啟發同學思辨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深度討論的能力。

17-3人間佛教死亡觀應用導引生死關懷:融入人間佛教死亡觀,將其應用於生死關懷,引導個人正視生死議題,強調其對心靈成長的啟示。

17-4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三點,提煉出分組學習、思辨能力培養和人間佛教死亡觀應用的整體教學策略,形成全方位的學習體驗。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分組合作學習、分組互評、議題討論、指定作業、實例分析、專題導向學習、自主學習、單元測驗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4.5(包括同步教學)

1.同步教學:

17-1.運用分組激發同學合作學習。分組討論題目:「試從人間佛教死亡觀,說明如何面對親人的往生。/50min

17-2.善用議題討論啟發同學思辬能力/50min

17-3.結合人間佛教死亡觀的應用,導引個人面對自己、他人的生死關懷/50min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 本週作業/1hr

(2) 蒐集相關文獻/1hr

參與同步教學、參與分組報告、參與互評、做作業、測驗、非同步議題討論等。

1.同步教學

2.非同步議題討論

3.單元測驗

4.指定作業

 

試分享佛教經典中,佛陀如何引導他人面對死亡。

試從人間佛教死亡觀,說明如何面對親人的往生。

個人臨終的修持心法有哪些?

18

期末學生報告

1.安排研討會論文發表形式學習同儕互評

2.藉由期末討論會議符應遠距教學改善機制

18-1研討會論文發表學習同儕互評:安排研討會形式,讓同學透過論文發表,同儕互評,提升學習效果,促進思想交流與合作。

18-2期末討論會議遠距教學改善機制:利用期末討論會議,討論並改善遠距教學機制,探討教學挑戰與解決方案,以提升遠距學習體驗。

18-3整合觀點提煉:綜合前兩點,提煉出透過論文發表與同儕互評,以及期末會議改善遠距教學的整合策略,形成全面的學習交流與改進機制。

本週採取教學活動主要為:講述、期末個人報告、同儕互評、指定作業、自主學習、專題導向學習、召開總結改善會議等。

教學活動規劃:學習時間6.0(包括實體面授)

1.實體面授:

18-1.安排研討會論文發表形式學習同儕互評/90min

18-2.藉由期末討論會議符應遠距教學改善機制/60min

2.完成任務/作業(請注意期限)

(1)本週作業/1hr

(2)蒐集相關文獻/1hr

參與實體教學、期末個人報告、參與實體同儕互評、參與總結改善會議、做作業等。

1.實體面授

2.指定作業

 

期末個人報告

教學評量:

項目

配分

評量方式

細項配分

說明(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

70

觀看影音教材

30

完整觀看非同步教學之教材,依完整看完週次教材比例,依比例計分。

 

準時出席直播課程

10

準時、全程參與直播,依準時、全程參與直播週次比例,依比例計分。

 

線上平時作業

10

依每次平時作業成績的得分,換算所有平時作業平均成績再乘以此項配分

 

線上互動(議題討論)

10

積極參與線上議題討論,依參與週次議題的比例,依比例計分。

 

面授課堂表現

10

1.出席率5:基本分3,缺課、遲到或請假,每次各酌予扣分0.5

2.課堂表現5:勤作筆記或學習態度,各酌予加分0.52

期中成績

15

口頭與書面分組專題報告

15

以分組專題報告為期中成績,評量規準如附件1

期末成績

15

口頭與書面個別專題報告

15

以個別專題報告為期末成績,評量規準如附件1,可用之同儕互評。


指定/參考用書:

釋慧開    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建構芻論 —— 佛教生死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 2017.03.16
釋慧開    人間佛教的生命終極關懷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 2016.01.19
釋慧開    東、西方宗教觀的對比與會通  生命教育研究  2009.06
釋慧開    東西方宗教觀的對比與會通 -- 終極關懷理念之析辨       
               佛學與人文學方法學術研討會  2007.12.21
釋慧開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信念「生命不死」的現代詮釋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2021.09.16   
釋慧開    從人間佛教生死達觀析論「安樂死」之不當           
               
二○一七‧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五:人間佛教的社會向度 2019.02.15
釋慧開    從人間佛教的「生命不死」信念論「安樂死」的迷思與解套之方       
               201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2020.05
釋慧開    從人間佛教論「往生」概念的現代開展與社會關懷實踐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 2020.07.16
釋慧開    佛教的生死觀與喪葬禮俗 2010.05
釋慧開    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建構芻論-佛教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 2009.10
釋慧開    在宗教層面探索生命的意義 2002.12
釋慧開    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 2014.06.16
釋慧開    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建構芻論-佛教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
               2009年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
釋慧開    東西方宗教觀的對比與會通 2008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釋慧開    佛教臨終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
               第八屆「現代生死學理論與建構學術研討會」2008


其他說明:

附件1
人間佛教生死觀專題「期中
期末報告」(口頭、書面)之評量規準(期中佔學期成績15%) (期末佔學期成績15%)(Rubrics)

項目/符號

A(5級分)

B(4級分)

C(3級分)

D(2級分)

E(1級分)

(1)人間佛教生死觀的意義、價值(25%)

能完全掌握意義、價值

大部份能掌握意義、價值

頗能掌握意義、價值

尚能掌握意義、價值

未能掌握意義、價值

(2)人間佛教生死觀的經論與實踐(25%)

能完全掌握經論與實踐

大部份能掌握經論與實踐

頗能掌握經論與實踐

尚能掌握經論與實踐

未能掌握經論與實踐

(3)人間佛教生死觀的源流與影響(20%)

能完全掌握源流與影響

大部份能掌握源流與影響

頗能掌握源流與影響

尚能掌握源流與影響

未能掌握源流與影響

(4)言辭(20%)

聲調、語言表達能力均甚佳

聲調或語言表達能力均頗佳

聲調或語言表達能力欠佳

聲調、語言表達能力均欠佳

缺席

(5)儀態(10%)

禮貌、態度或舉止均佳

禮貌、態度或舉止之二頗佳

禮貌、態度或舉止之一頗佳

禮貌、態度或舉止均欠佳

缺席

註:各項目之ABCDE依據佔配分的100%80%60%40%0%